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经济

逆周期刺激与结构性改革之辩

胡伟俊:逆周期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逆周期政策能为结构性改革创造平稳的环境,而结构性改革有助于降低对逆周期政策的依赖。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引发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解决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是加大逆周期政策的刺激力度;另一派则认为,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性问题,刺激政策不能解决问题,而应着眼于结构性改革。

笔者认同,逆周期政策加码是当务之急。但也要看到,2020年末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强外需,弱内需的特征。单看GDP增长,外需走强掩盖了内需疲弱,导致通缩风险长期被低估。所以在GDP增长之外,未来需要将通胀也作为政策目标。此外,结构性放缓的压力也是客观存在,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财政改革红利几乎消耗殆尽。释放新的增长动力,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财政改革。

强外需弱内需的“双轨模式”

2020年末,出口出现了多年来未见的强势反弹,而新能源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外需和制造业的走强,为紧缩房地产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三条红线”等政策随即出台,房地产行业迅速调整。随着房价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幅下降,居民消费和地方财政的压力不断上升。从那时起,中国经济进入了强外需、弱内需的“双轨模式”。

“双轨模式”的一大特点,是能够自我延续。首先,内需疲弱抑制了劳动力和资金成本的上升,同时带来了汇率贬值压力,这些都有利于出口和制造业。其次,弱内需带来的出口价格下降,以及对大宗商品价格的负面影响,有助于缓解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使其长期得以维持政策宽松,从而进一步支持中国的外需。第三,强外需部分抵消了弱内需,降低了逆周期政策的必要,导致内需持续疲软。

近期政策调整源于内需偏弱

“双轨模式”的优势在于,依托出口和制造业的强劲发展,成功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去地产化。相比于2020年,今年制造业投资预计将从21万亿增长至31万亿,而房地产投资将从14万亿下降至11万亿,制造业投资的规模已将近房地产投资的3倍。

但内需持续偏弱,地方政府和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加大,最终在今年9月底引发了明显的政策调整。但因为目前出口和制造业仍然强势,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增量政策就能实现今年的GDP目标。因此这次政策转向的重点,依然是托底内需,而不是改变现有的“双轨模式”。往前看,内需在短期内仍然很难有明显复苏。

外需是增长模式切换的关键

展望未来,“双轨模式”能够持续多久,主要取决于外需的变化。一旦外需明显放缓,由于逆周期政策锚定GDP增速,对内需的支持势必将大幅上升。甚至会出现新一轮的增长模式切换。

本世纪以来,增长模式已经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的主因都是外需。第一次是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大幅加速,增长转向外需驱动;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口明显放缓,经济增长转为内需主导。第三次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出口再次加速,增长转向外需驱动。第四次增长模式的切换,可能还是由外需放缓引发。

扩内需需要逆周期政策加码

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惯性,所以增长模式的切换需要政策助推。虽然居民存款已接近150万亿,但消费能力不一定能转化为实际消费。过去两年的中国经济,通常在年初超出预期,到了二季度明显放缓,三季度逆周期政策加码,四季度经济开始企稳。出现这样的循环,原因就在于预期和需求长期偏弱,导致复苏的基础不牢。所以逆周期政策需要足够有力,才能够改变消费者的预期,进而将内需拉出预期和需求螺旋向下的自我循环。

中国经济目前内需不足预期偏弱,不能都归咎于结构性问题,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逆周期政策是无效的。疫情前的美国,长期存在低通胀,低增长和低利率的“三低”。当时很多人也都认为这是结构性的问题,像前财长萨默斯就认为,人口变化和技术变革将使美国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但随着疫情期间强有力的刺激政策,美国经济就此摆脱了“三低”,也很少有人再提“长期停滞”一说了。

新一轮财政改革释放增长动力

结构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的确不能永远依赖周期性政策来解决结构性问题。从长期来看,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新的增长动力,而最重要的就是财政体制的改革。

当前的财政框架,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又发展了土地财政(通过出售土地)和土地金融(通过融资平台融资)。这一框架激励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投资基础设施,为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但这一体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收入分配过于倾向公共部门而非居民,经济结构偏向生产而非消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大城市房价过高而小城市房产供应过剩等。长远来看,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引擎已难以为继。再加上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严格监管,原有的发展模式需要的不仅是修补,而是根本的改变。

这就需要新一轮的财政体制改革。首先,财政收入的来源从生产和土地,逐渐转向财富和财产性收入。其次,财政支出从基础设施投资,向社会保障支出倾斜。第三,提高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央地关系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转型。例如,土地资源配置应更多基于人口流动,而非行政区划。最后,进一步放松户籍制度,加快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从而创造新的房地产和消费需求。

结语

逆周期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面对中国经济当前的挑战,两者同样重要。逆周期政策能够为结构性改革创造平稳的环境,而结构性改革则有助于降低未来对逆周期政策的依赖。尽管有声音担心,逆周期政策可能降低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但实际上,经济疲弱往往会使结构性改革变得更加困难,比如房地产税在房地产下行时就更难推出。在短期内,也要看到在“双轨模式”下,强外需容易导致通缩风险被低估。除了GDP增长之外,需要将通胀作为制定逆周期政策的重要依据。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编辑徐瑾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Lex专栏:奢侈品品牌寄希望于自己的美国梦

奢侈品在美国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可能为该行业提供新的增长跑道。

诺和诺德准备下一代减肥药的试验结果

这家丹麦公司预计,最新数据将显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减轻25%的体重。

德国社民党政治家呼吁由皮斯托瑞斯取代朔尔茨参选

德国总理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后,德国将面临二月份的提前大选 。

破产在即,Northvolt前途未卜

这家陷入困境的欧洲电池制造商正在争分夺秒地争取短期资金。

全球最大锂生产商:西方无法结束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

雅保的首席执行官肯特•马斯特斯表示,将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大宗商品从亚洲转向其他地区,在经济上不可行。

丹格特寻求数十亿美元以增加尼日利亚新炼油厂的原油供应

非洲首富正在与国际银行洽谈资金事宜,他的目标是结束非洲对进口的依赖。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