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为主权基金制定全球规则

为了应对主权财富基金,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了一项审查程序。但这种做法的风险是可能失去投资国的善意。一个更好的办法是为主权财富基金制定全球行为准则。
2008年2月19日

中美关系不应转冷

在中美之间,正在形成一股危险的寒气。比如,美国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辞去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一职,美国政府宣布逮捕几名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嫌疑人。但中美关系事关重大,两国政府必须从共同利益着眼,阻止双边关系恶化。
2008年2月14日

中铝并非中海油

中铝入股力拓,显示中国企业已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的案例中吸取了战术教训。至于中国企业是否也领悟了投资海外需要有透明度这一战略要素,则不那么明显。
2008年2月4日

中国应根治雪灾混乱

面对雪灾导致的交通瘫痪,中国政府不仅要解决眼前危机,还要在两大经济领域做出大胆决策:即放开能源价格管制,并大力提高能源效率。
2008年2月2日

中国应该欢迎经济放缓

中国经济增速受全球环境影响开始小幅放缓,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中国有理由欢迎、而不是恐惧经济放缓。
2008年9月3日

法国兴业银行受骗的启示

对于投资者而言,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大银行因一名交易员而遭受巨额损失,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说明银行系统非常容易遭遇灾难性的失败。
2008年1月25日

这个风险值得冒

FT社评:美联储提前一周宣布“紧急”降息,虽然冒了不少风险,但总的来说,这个风险值得冒。如果人们的信心连续遭受打击,将导致经济陷入始料未及的衰退之中。美联储的大幅降息正是一个重要的反制之举。
2008年1月23日

龙象迟来的聚首

中印两国若要共存,相互摩擦在所难免。但至少双方在加强对话,也在着手建立防范未来冲突的机制。对于亚洲和全球而言,龙象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不应为历史旧事所左右。
2008年1月16日

台湾选民更关心经济

国民党在台湾立委选举中大获全胜,表明选民更关心经济和岛内事务。这一结果将让北京和华盛顿感到宽慰。中美两国都认为,陈水扁的言论是危险的挑衅行为,加大了台海两岸爆发冲突的风险。
2008年1月14日

全球进入多元货币时代

美元的主导地位不再是理所当然。如今,各国政府和投资者可在美元和欧元两种货币之间选择。一旦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就会出现第三种选择。
2007年12月28日

中国印度没那么富

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研究显示,中国GDP仅占全球9%,远低于以前估计的14%;印度所占比例也从6%降至4%。这些数据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即要么中印经济增速低于我们的想象,要么就是中印在上世纪70年代的生活比想象的更糟。
2007年12月19日

巴厘岛气候会议的缺陷

在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上,美国对最重大问题没有改变立场。这个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拒绝了欧盟提出的减排目标。巴厘岛会议没有设定具体减排目标,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缺陷。
2007年12月17日

中国能源需求大 责任也大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巨大,正在给国际安全和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后果。中国需要展现出相应的责任感。他国的罪孽、愚蠢及疏忽,不应成为中国也不负责的借口。
2007年12月14日

美欧央行的援兵到了

对全球信贷紧缩,各国央行就像兵败的指挥官一样,只是做些溃不成军的反应。本周三,美欧五大央行终于联手,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也许,胜败尚未见分晓,至少援兵已到。
2007年12月14日

中欧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中国和欧盟双方本周虽未解决欧元兑人民币升值问题,但双方同意合作,预防汇率大幅波动。这可能成为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尤其是如果双方都想抑制保护主义的话。
2007年11月29日

中国通胀让世界担忧

“中国价格”似乎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无穷的通缩压力。然而,自今年6月以来中国通胀的飙升,迄今尚未反映到出口价格上来,但这只是迟早的事。
2007年11月13日

呼唤“港股直通车”时刻表

温家宝日前言论表明,“港股直通车”将无限期推迟。其实,放宽资金外流限制符合中国利益,内地与香港应宣布一项具有明确时间表、不会突然搁置或取消的直通车方案。
2007年11月5日

社评:工行找到好朋友

中国工商银行与标准银行之间的“重大战略合作”,不仅对双方都有利,而且这笔交易很透明,这是一个好兆头。但基于少数股权的战略合作不乏失败先例,双方如何建立合作文化,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2007年10月26日

“十七大”之后的中国

对中国人和全世界来说, 中共十七大在人事或政策方面并无出人意料之处。但是,新提出的解决贫困、让经济增长更具环境可持续性等政策非常明智。但是,其实施难度将很大。
2007年10月25日

对美元不能“无为而治”

七国集团和IMF不去解决美元问题,却插手自己无力左右的人民币。对美元的这种“无为而治”虽不足为奇,却难以为继。
2007年10月23日

“货币阴谋论”的逻辑

在中国最新的畅销书《货币战争》一书中,阴谋论随处可见。一旦阴谋论盛行,就很难消除。无论人们提出什么样的事实来反驳这些怪论,可能都会被视为阴谋策划者诡计层出不穷的证据。
2007年9月29日

中国工业污染更应得到关注

尽管美国和欧洲对中国产品安全问题反应强烈,但中国的工业污染更值得国际社会关注。中国规模庞大、效率十分低下的工业经济不仅污染了中国自己的环境,也渐渐污染着亚太地区和全球的空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
2007年9月10日

中国股市仍是泡沫

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但其股市仍是一个泡沫,因为在上市公司的盈利中,有很大部分是炒股所得。这个泡沫持续越久,最终破裂造成的痛苦就越大。
2007年9月7日

中国的“电脑黑客业”

今年6月,中国黑客侵入美国国防部的电脑网络。最近还有报道称,中国黑客渗入了德国政府的计算机系统。看来,电脑入侵似乎成了中国另一个高增长产业。
2007年9月4日

让中国股民“走出去”

中国宣布将允许个人投资者购买海外证券,这让中国投资者首次可以直接进入全球资本市场。我们应该将其视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又一步骤,并希望中国与全球的融合进程更顺利一些。
2007年8月23日

经济失衡是中国的真正风险

中国经济规模之大,使它进口的每样东西都涨价,而出口的每样东西都降价。因此,中国面临的真正风险不是通胀失控,而在于经济严重失衡。
2007年8月15日

贫富差距拉大对中国不利

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说,中国是亚洲收入分配不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领导层需关注贫困人口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定因素。
2007年8月10日

中国消费者应感谢美国人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称,中国出口产品安全问题不应影响贸易。但中国政府必须承认,中国消费者也有知情权和免受危险产品伤害的权利。
2007年8月6日

北京应低调投资海外

没有人害怕新加坡,但人们害怕中国。为避免人们对中国投资反弹,北京应悄悄投资于对冲基金、私人股本或指数基金。
2007年7月25日

全球化没有“啦啦队”

最新FT/哈里斯民调显示,富国民众认为全球化是诅咒而非福祉。遗憾的是,这并不特别令人吃惊;对全球化影响的不安情绪由来已久。
2007年7月25日

亚洲须解决贫富差距

中印乃至其它亚洲经济体都在强劲增长,但联合国《2007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亚洲收入不平等正在加剧。经济成果分配失衡,会有巨大影响。
2007年7月9日
|‹上一页‹‹474849505152535455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