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有话说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移民何利于中国?

读者李锦标:不应该把焦点放在“移民”上,而应更多关注移民背后反映的中国问题。相信在一个民主、法制、道德的社会里,移民才会真正是有利于中国。
2012年9月7日

支持简化中国人赴英签证申请

读者Geoffrey Yu:虽然英国内政大臣有责任降低英国的犯罪率,确保英国国家安全,但反对放宽中国公民签证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而且其态度带有明显歧视性。
2012年8月17日

与姚洋教授探讨一个逻辑问题

读者Jeferl:我基本上赞同姚洋教授关于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基本观点,但在年轻人教育年限增加与生产率提高的关系上,我认为姚教授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2012年7月9日

长期增长的关键是制度与法律改革

读者manssion: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无可厚非,但希望与如何实现是需要分清的。为了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更健康,我更期待制度和法律的改革。
2012年7月9日

我们为什么为古人担忧?

读者杨宇辰:我们为古人担忧,追思故人,其实是在历史中窥见了现实,我们从历史中更加冷静地看清了现实问题的源头和本质。我们和古人曾经面对的问题是同源的。
2012年6月1日

“可悲、无聊”的公共生活将继续

“可悲、无聊”的公共生活,我们还要忍受很久,即使所谓“制度”本身有所改进,但无数的偶像、领袖、“代表”也非常期盼中国人保持在一种“乌合之众”的状态。
2012年2月6日

经济学家要懂哲学和现实

经济思想史有科学和宗教两条线。当今经济学家,无论中外,就像马歇尔所说,哲学修养和对实际经济的观察能力都很差,他们注定讨论不清楚资本主义到底怎么了。
2012年2月6日

持续增长不现实

读者刘志广: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如果辅以高杠杆的财政政策,危机很难避免。各国政府必须冷静决策,接受经济放缓,进行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12月13日

四万亿可媲美大跃进

读者warcow:四万亿造成一些行业的畸形发展,恶化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使得中国经济没有得到均衡发展。因此,是一场类似“打鸡血”式的大跃进运动。
2011年12月13日

中国人同样看重家庭

读者economicslee: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原因,不能因为美国人幸福着,就认为中国人不追求幸福。中国人的心中正在积累对家庭生活的渴望。
2011年12月9日

美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有利

读者heyangyang:美国对中国的直接实体投资,对中国的好处是非常多的,除了带动产业,还能拉动就业和税收的增长,比买中国国债等虚拟经济的金融投资要好得多。
2011年12月9日

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读者冷二郎:中国目前的问题错综复杂,光靠不痛不痒的零打碎敲、修修补补已经无济于事,如果当政者想长治久安,就必须痛下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结构性的根本改革。
2011年12月1日

政府角色不清加剧地方债迷局

匿名读者:“看多”还是“看空”中国地方债务,关键在于定位选择:从市场的角度看,政府的债务是危险的,应该“看空”;但从行政和非市场的角度看,应该“看多”。
2011年12月1日
|‹上一页‹‹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