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FT社评:影院将渡过疫情危机生存下来

一旦观众感到安全,他们会乐意回到影院。好莱坞电影公司也需要影院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来拍摄大片。
2020年12月8日

展望2021:“双循环”与经济安全

胡月晓:“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确认——内需型经济主导方式的确立。
2020年12月8日

SPAC并不那么“新”

邰蒂:当大学生开始推广“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时,投资者应该怎么做?他们应该记住:市场高手擅长在自己想离场时把风险转嫁给散户。
2020年12月8日

书评:《为什么德国人做得更好》

作者约翰•坎普夫纳对战后德国及其非凡成就大加赞扬,并将此归因于德国在情感上的成熟和扎实,源自其在20世纪遭受的历史创伤。
2020年12月8日

缓和美中关系的三大优先事项

罗奇:始于贸易战的美中摩擦已演变成科技战,目前已陷入僵局。现在迫切需要一条新路径。这条新路径应包含三个主要方面。
2020年12月8日

当弗里德曼遇到新冠疫情

希尔:在这位经济学家谴责高管们为了“笼统的社会利益而花股东的钱”半个世纪后,新冠疫情为他对社会责任的狭窄定义提供了新思路。
2020年12月8日

新冠疫情下大牛市意味着什么?

伍治坚:成长股对于价值股的领先表现,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有没有估值过高的风险?
2020年12月8日

TikTok在美的回旋空间还有多大?

王英良:表面看TikTok往往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但事实上,TikTok所面对的威胁不是在缓解,而是在“质”地增长。
2020年12月8日

李剑腾:中国需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李剑腾接受采访认为,中国制造业要从大走向强,需要增加基础研发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2020年12月7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国际抗疫外交斗争已然开始

曹辛:疫苗即将诞生,国际抗疫外交斗争已经拉开序幕,但结束全球新冠大流行尚需时日,不要将抗疫政治挂帅。
2020年12月7日

全球化并未死亡

邰蒂:新冠疫情确实在2020年让全球化倒退,但并未扼杀它。事实上,2021年可能会带来令人惊讶的全球化复苏。
2020年12月7日

外汇数据争夺战升温

绍洛伊:随着竞争加剧和交易量下滑,占主导地位的外汇交易平台提供的市场数据还有价值吗?
2020年12月7日

镜鉴日本:公共投资真能提振经济吗?

IMF敦促发达国家在基建项目上快速支出大笔资金,以促进需求和就业。但从日本经验看,这种做法对提振增长和通胀没什么帮助。
2020年12月7日

神经多样性为职场赋能

桑希尔:越来越多雇主开始将神经多样性人群视为应当珍惜的人力资本。一家IT咨询公司只雇佣孤独症者,认为他们拥有“不同的操作系统”。
2020年12月7日

FT社评:新冠疫情将导致堆积如山的公司债

疫情期间政府通过贷款等措施支持企业,尽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也留下了巨额公司债,这些债务将阻碍复苏。
2020年12月4日

Lex专栏:中国开发商的债务警钟

10多年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股票一直是卖空者的噩梦。似乎没有什么能遏止它们的涨势。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
2020年12月4日

学术界“临时工”值得更好待遇

奥康纳:进入学术界就拥有“铁饭碗”?其实在许多国家,大学是“二元制劳动力市场”的完美缩影。对签短期合同的学者来说,工作充满不确定。
2020年12月4日

资产证券化、金融危机与蚂蚁集团

叶冬艳、欧阳辉:蚂蚁集团或有很大的贷款冲动。若促成贷款规模不断增长,难免会降低放贷标准,这正是潜在风险点、也是监管层监管重点所在。
2020年12月4日

中国抢在美国交接期应对拜登新政府

邓聿文:趁美国大选过渡期,中国先把周边的日韩澳搞定,让日韩尝到经济合作的甜头,让澳大利亚尝到反中的苦头。
2020年12月4日

特朗普留给美国的“特朗普主义”

李伟东:特朗普主义到底是一种什么主义,居然能让美国一半人反对,另一半人拥护?这个巨大的撕裂是怎么造成的?
2020年12月4日

Lex专栏:小米的前景

小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领先苹果,华为困境也巩固了小米地位。但小米增发股票的投机性的时机选择和折让定价,向投资者发出令人沮丧的信号。
2020年12月3日

新冠疫苗获批是科学界的里程碑

阿胡贾:科学家从发现新冠到研制疫苗只用了一年,如今这种疫苗在英国获准向大众提供,是科学跨越国界的惊人成就,但乐观必须伴随着耐心。
2020年12月3日

电子产品制造商“再布局”印度

为与中国和越南竞争,莫迪政府推出制造业激励计划,吸引到富士康等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投资建厂,但专家警告该计划或不可持续。
2020年12月3日

FT社评:疫苗获批带来经济曙光

英国已成为首个批准新冠疫苗的国家。这是一个重大时刻。疫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但启动疫苗接种标志着结束阶段的开始。
2020年12月3日

新冠阴霾出现一线光明

沃尔夫:疫苗喜讯令人振奋,疫情的经济影响不像半年前人们担心的那样糟糕。也许世界会更快从噩梦中醒来,状况也会更好。
2020年12月3日

FT社评:日本教你如何优雅地老去

日本这三十年的经历为其他国家展示了一个国家可以在不增加人口的情况下继续改善其公民的物质福利。
2020年12月3日

记者们学会如何应对政治谎言了吗?

库柏:尽管大部分媒体都反对特朗普,但媒体造就了他也是事实。如今,新闻业需要严格遵循证据,不给谎言传播的机会。
2020年12月3日

展望2021:特朗普主义的影响和中美关系

沈建光:美国割裂会消耗执政者较多精力,拜登不会“极限施压”,中美短期冲突或淡化;但中美关系也绝无可能回到过去,合作竞争并行是常态。
2020年12月3日

人民币惯性升值能持续么?

周浩:人民币近期快速升值,有什么原因?央行对有波动的汇率是欢迎的,但也提示了可能存在羊群效应。亚洲央行都面临着升值和预期的难题。
2020年12月3日

每周时事分析:中国欲以进取姿态“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曹辛: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来看,中国今后是否将以主动、进取和进攻姿态,“主动营造外部良好环境”?
2020年12月3日

何帆:中国要回归本土时代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帆表示,中国未来发力点第一个应在流通环节,这包括物流及其他软性制度,而分配,政府在收入政策上会做出调整。
2020年11月30日
|‹上一页‹‹81581681781881982082182282382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