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限时75折 立即开通
中外对话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中国如何将在线监测与公众参与结合来治理污染?
牛雨晗: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但这套系统需要公众的帮助才能有效运用在企业污染治理中。
3小时前
《湿地公约》如何塑造了中国湿地保护?
胡博翔、单诗尧: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的湿地保护体系在履约的促进和影响下逐渐成型。
2023年1月16日
研究:气候变化加剧了2021年的河南暴雨
夏志坚:中国科学家的归因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了2021年的河南暴雨灾害,而未来发生更严重灾害的风险正在系统性地增加。
2023年1月8日
从雾霾到“双碳”,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寻求转型
林孜:随着气候变化成为中国最重视的环境议题,一些曾在雾霾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环保组织发现它们需要新的思路来参与气候治理。
2023年1月3日
中国如何为气候“损失与损害”做出贡献?
尤晓莺:专家表示,由于中国面临向各国支付气候相关损害赔偿的压力,大量的非资金捐助可能有助于展示其领导力。
2022年12月25日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三年后,如何实现初衷?
蒋亦凡: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已得到确认,但当被以国家意志坚决推行时,还是引发民间疑虑。三年后,垃圾分类怎么样了?要实现初衷,还应该做什么?
2022年12月19日
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六大关键问题待解
高丽娜、崔晓晗:保护30%陆地和海洋的目标能否通过?如何向发展中国家分配资源?中国如何在谈判中发挥领导力?
2022年12月11日
“损失与损害”基金:COP27气候大会唯一战果
乔伊迪普:COP27唯一拿得出手的成果是建立了一个基金,为贫穷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失与损害买单。基金的具体运作细节仍有待日后讨论。
2022年11月27日
研究:碳排放的未来社会成本三倍于当前假设
诺里斯:新的研究发现,美国为碳排放造成的损害设定的价格过低,这意味着人们低估了减排的收益。
2022年11月20日
四川电荒凸显电力系统改革痛点
夏志坚:中国连续两年遭遇“电荒”冲击,专家认为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和需求侧响应机制比单纯加建电站更为重要。
2022年11月14日
追随大禹的足迹:历史地理学者马瑞诗谈黄河
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马瑞诗讨论了她去年出版的黄河环境史著作,以及书中洞见与当下的联系。
2022年11月6日
防治光污染需纳入更多生态考量
牛雨晗:上海出台的环境法规首次包含光污染治理内容,但要减少光污染对候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仍有待在科学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
2022年10月30日
极端天气下,中国制造业和基建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夏志坚:刚刚过去的夏天,中国制造业重镇饱受极端天气冲击,工业与基建的气候适应问题已被纳入国家战略。
2022年10月23日
墨尔本大学王耀麟:极端天气时代,千万别高估调水的作用
长期研究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地理学者王耀麟表示,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不是工程调水可以解决的,因为它的规模大,影响区域具有不确定性。
2022年10月16日
中国技术或可帮助贝宁农民适应气候变化
索苏:中国在西非国家贝宁指导当地农民采用耐旱玉米品种,但缺乏资金支持却阻碍着这种做法的普及。
2022年10月9日
中国“停止新建境外煤电”承诺一周年:进展与展望
陈翰、沈威:中国宣布海外“退煤”之后,国内政策、金融等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带动海外能源投资低碳化。但中国仍需改革海外能源投融资模式。
2022年9月26日
碳中和风口下,“地沟油”的春天在哪里?
孔令钰:经历20年发展,中国生物柴油形成了以餐厨废油为原料的出口型产业,但国内市场依然没有打开,原料供应和应用场景仍存不确定性。
2022年9月18日
气候科学家解释巴基斯坦为何遭遇“史诗级”洪灾
科罕:拉尼娜现象放大了暴雨引发的山洪效应,从而导致了这场灾难。巴基斯坦政府正准备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要求发达国家对其进行赔偿。
2022年9月13日
政策落实型司法:中国气候治理被忽视的前沿
朱明哲:不同于国际上主流的气候政策推动型司法,中国的气候变化司法体现出发展主义气候治理路径下的政策落实功能。
2022年9月5日
圆桌讨论:中美暂停气候合作的影响
在COP27大会即将于今年11月举行的情况下,中美暂停气候合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外专家就此发表看法。
2022年8月28日
书评:《红木》寻求对中国生态保护理念的更多理解
姆冈达:与西方禁止贸易的模式不同,中国希望以可持续的方式种植受威胁物种,安娜•莱克•朱在《红木》这本颇具争议的书中解释道。
2022年8月21日
中国向“新污染物”宣战
林孜:新公布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有望填补中国在具有长期环境危害性的化学品管控上的漏洞。
2022年8月14日
时隔40年,中国再次启动土壤普查意义重大
陈能场、何小霞、林大松:在经历40年的高速发展和高强度农业生产之后,中国再次启动土壤普查,试图服务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
2022年8月7日
关于《中外对话》:
中外对话(www.chinadialogue.net)是一个致力于环境问题的中英双语网站,总部位于伦敦,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