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技术,尤其是太阳能、蓄电池和电动汽车这“新三样”,成为2023年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蓬勃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许多媒体和政策制定者都将注意力放在了美国和欧洲可能对中国清洁技术征收进口关税上,认为此举可能会对该行业造成重大打击。
然而,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他们没有看到的是,中国出口的太阳能和风能设备以及电动汽车有一半销往了全球南方。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中国此类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2024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电动汽车出口额超过了对欧盟的出口额,中国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下降,对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则增长强劲。
如图所示,至少自2015年以来,全球南方国家一直是中国太阳能和风能设备的最大进口方,到2023年,全球南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商品数量同比增长70%,差距陡然扩大。
美国只是中国清洁技术出口的次要市场
过去十年,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及。2010年至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分别占全球的70%和50%。可到2023年,这两项数据已跌至仅略高于20%。
美国目前仅占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市场份额的7%,即便是欧盟和美国加起来的份额也不到20%。
长期以来,由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因此大部分供应美国的产品都已转向其他生产商。中国出口的太阳能、风能设备及电动汽车中,销往美国的比例仅为4%,远低于中国向美整体出口15%的占比。
这说明,相比整体出口产业,中国的清洁技术出口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整个西方市场的依赖度都要小很多。对于当前年销量增长率超过30%的中国清洁能源产业而言,美国所占的分量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大部分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的出口目的地已经是全球南方,但美国和欧盟仍是主要的电池进口国,而电池是汽车生产和其他制造业的重要中间产品,对它们征收高额关税会损害本土制造业。
向全球南方国家的清洁技术出口迅速增长
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下降,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清洁技术制造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快速普及。到2024年,中国此类产品出口约47%销往了全球南方,创历史新高,并且首次接近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水平。
2021年到2024年,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对中国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0%,其中增长最快的十大市场中有七个位于全球南方。 例如,南非和巴基斯坦的太阳能热潮,以及巴西和泰国等地的强劲增长。中国最大的五个风电技术进口国(南非、埃及、智利、巴西和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太阳能增长最强劲的五大市场(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印度。
这一出口趋势,预计将会持续下去。据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估计,2020年至2030年,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份额将达到70%,风能和电池储能的市场份额将达到60%。
由于私人汽车保有量高,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在电动汽车领域仍然有较大影响力。然而,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和2摄氏度的路径下,美国和欧盟在全球交通电气化中的投资份额,却从2022年的近50%下降至2035年的36%,而三分之二的市场增长将来自欧美以外的地区。如果特朗普的政策导致美国交通部门的电气化进程放缓,那么欧美市场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减弱。
中国扩大清洁能源信贷与合作的努力也将刺激全球南方的需求。例如,中国最近宣布与印度尼西亚达成新的绿色能源协议,加大对非洲和中亚等地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以及加大 “一带一路”项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占比。
脱钩对中国清洁技术行业影响有限
中国在清洁能源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促使一些主要经济体试图推动本国供应链多样化,或者与中国供应链脱钩。美国和印度已经明确表示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两个市场要满足自身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举例来说,中国以外地区的太阳能设备产能,要非常勉强才能够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这就意味着,若美国这么操作,其他买家在中国之外的地区难以获得足够的供应。而印度虽然正在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和光伏板的产能,但上游关键原材料多晶硅的产能扩张相对有限。
美国和印度完全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太阳能供应链,但这对中国清洁技术产业的影响有限,原因在于两国的策略是通过高关税来保护国内生产,这意味着其生产商将难以在海外市场竞争,不得不将这一市场拱手让给中国。
美国和印度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而欧盟却还在左右为难。欧盟需要清洁能源技术来实现气候目标,减少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以及降低能源价格。尽管欧盟担忧对中国的依赖,但缺乏相应的产业政策框架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财政支持方面,欧盟也难以与美国的大规模支出匹敌。曾被称为“打造欧洲本土电动汽车电池冠军的最佳机会”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早前破产,就证明了这一问题。欧盟未来可能会出台相应的行业和供应链政策来减少对中国清洁技术进口的依赖,但欧盟很难承受在此类政策取得成效的漫长时间里,清洁能源部署放缓的代价。
随着其他主要经济体追求多元化,中国实际上没有太多理由抱怨。中国的清洁技术市场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中国基本上已将其与进口产品隔离开来。关键在于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关税提高了目标技术的成本,因此有可能减缓能源转型的速度。虽然中国也设置了贸易壁垒,但主要采取的手段一直是支持和补贴国内的清洁技术产业。因此尽管关税提高了成本,但补贴又降低了成本,还加快了清洁技术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普及。
全球能源转型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
既然美国市场对中国清洁能源行业的重要性微乎其微,那么特朗普政府可能给该行业带来的唯一真正风险在于,他们会否减缓全球气候行动。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原因在于清洁能源的推广普及更多是由经济因素推动,而非单纯出于利他主义的全球目标。
考虑到清洁能源技术在中国经济和出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确保全球能源转型不断加速极大地符合中国的利益。这一点不仅会体现在双边贷款和外交中,还会促使中国在多边气候谈判中采取更具前瞻性的积极立场。
作者简介:柳力,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气候中心(China Climate Hub)高级研究员。他还是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首席分析师。铁云柏(Hubert Thieriot)是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的数据负责人。翻译:YAN。
注:此文原载环境网站“对话地球”。FT中文网经“对话地球”授权转载此文。对话地球是一家关注气候变化与环境的非盈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