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24年,依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数据,中管干部中,受到执纪审查者为58人。而2023年全年被查处的中管干部有45人。至于2022、2021年,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者分别为32人、24人。从最近几年看,被查处的中管干部人数逐年递增。
去年这58位落马高官中,正部级有9人,包括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等,占比约为15.5%;副部级有38人,包括北京市副市长高朋等,占比约为65.5%。就性别而言,落马女官员有两人,即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微微(湖南省政协原主席)与甘肃省副省长赵金云,占比约为3.4%。是否可以由此推出中管干部中女性占比仅为3.4%左右?显然不可以。不过,它或许可以视为一面镜子,反映出中管干部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现状。民主党派官员被查处者仅有一人,为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民主党派上层官员贪腐应该不是个例,不过被查处者是个例而已。
在2024年落马的58位中管干部里,属于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为12人,约占21%。所涉央企分布于金融、能源、烟草、电信等重要领域。最新落马的央企负责人是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寇伟,而大唐集团是国有能源企业。
2024年教育系统的中管干部,无一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2023年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被查处。此前的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刘川生先后接受审查调查。中国教育系统(包括高校等)问题相当严重,校级领导中“干净”的应不多,但反腐工作始终未能真正深入。“教育虎”们仍在“呼风唤雨”。
2024年中管干部被查处人数高于2023年(以及2022、2021年),而这意味什么?有人会解读为反腐力度加大,也有人会理解为腐败程度加深(所谓“越反越腐”)。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官员腐败早已达到“要查,每个人都有事”的程度——很难说2024年比2023年腐败更严重,但可以说2024年与2023年同样高度腐败。至于2024年中央层面反腐力度是否较前一年加大,从落马高官数字等方面看是如此。但不少普通民众认为,目前反腐力度及社会影响力并不如王岐山任中纪委书记时期——即便王岐山时期,官僚体系内“密密麻麻”的腐败分子也仅被触及一小部分。
地方纪委监委反腐成绩
从全国诸多省、市、县中,笔者选取了河北省、无锡市以及涟水县(在江苏淮安),考察这些地方2024年纪委监委的反腐成绩。从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可知,2024年该省省管干部中受到执纪审查者仅有18人(包括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和春军等),而2023、2022年更是仅有5人、6人。附带一提的是,在2024年被查处的18人中,唐山(含遵化)官员为12人,占比约66.7%。
在被查处者中,教育系统的省管干部有两人,占比为约11.1%,包括河北工程大学原副校长崔建国、唐山师范学院党委原书记孙贵石。另外,2024年4月3日,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董传彤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他也是该年唯一落马的河北国企负责人。
在无锡市纪委监委网站上,2024年受到纪律审查与监察调查的市管干部仅有5人。其中国企负责人有2人,占40%。2023年受到纪律审查与监察调查的市管干部有8人,其中国企负责人有4人,包括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朱永健等,占比达50%。两年间没有任何一位教育系统官员被无锡市纪委监委查处。
无锡属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地区腐败“花样”与经济落后地区或许会有不同,但腐败程度同样“不可低估”。无锡被查处的国企负责人,占比例相当高,这应该不令人意外——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国企腐败“发达”地区。只是这些国企负责人背后的“靠山”,可能都没有被触动。“拔出萝卜带不出泥”,也算是中国特色。
在清风涟水(涟水县纪委监委)网站上,2024年仅公布一起审查调查信息,也就是6月12日公布的《5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涉及涟水县水利局原副局长孙飞、涟水县水利局总工程师罗会永等人,这应该属于“窝案”。6月12日之后,涟水纪检监察干部们(或许因为完成了年度任务)上班在“摸鱼”,还是该县已经彻底“风清气正”?
2023年该网站也仅公布一起审查调查信息,也就是2月2日公布的《涟水县外国语高级中学校长徐敏胄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2年清风涟水同样仅公布一起审查调查信息,即3月20日公布的《涟水县外国语学校校长刘茂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该县纪委监委对抓教育腐败尤其校长腐败,似有一定“热情”。
新一年反腐展望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中国内外形势难以乐观。反腐工作究竟会怎样?就中央层面而言,反腐力度应该与2024年差别不大。需指出的是,除非反腐工作取得真正重大的突破,公众对反腐的关注度不会提升——很难出现王岐山任中纪委书记时期全社会对“打虎”的普遍期待了。不过,在民众的“兴致缺缺”中,反腐“雷声大”的现象仍会持续。
1月8日通过的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深化拓展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体育、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反腐。这里面就包含了高校。然而,在新的一年高校反腐究竟能取得多大成果尚需观察。目前,种种教育、学术腐败仍被掩盖在层层黑幕中,而各色行贿、受贿、贪污分子仍在道貌岸然地“教书育人”——实为“沐猴而冠”地公然误人子弟。高校作为腐败重灾区,长期是反腐薄弱点。这些年来,高校腐败几乎发展到“闭着眼睛都能抓到腐败分子”的程度,但一些高校纪检部门却睁着眼睛搞“选择性反腐”及“选择性护腐”。
不仅高校腐败积重难返,医药、体育等领域腐败同样如此。在中国古代特定时期,政治领域固然会出现高度腐败,但经学、史学、文学、教育、医药等领域不会如此,人们还能守住其底线。而在当今中国,教科文卫体各领域已经“病入膏肓”,充斥受贿、行贿、贪污犯罪分子。在新的一年,反腐工作能否真正触动这些领域“密密麻麻”的腐败分子,尚需进一步观察。
从2023年以来,连续三次中纪委全体会议公报提到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腐败问题。这两个领域可谓反腐的“重中之重”。本年这两个领域落马的腐败分子应该不会少。
(注:林原,历史学博士,当代中国问题研究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