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观点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中国经济仍须紧缩
中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停 止紧缩。事实上,继续紧缩的理由很充分。 问题是,北京偏爱的工具越来越没有效力。
2006年8月17日
全球经济即将逆转?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美国消费者作为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底气”已经不足。而中国与印度两大新兴亚洲经济体,终究难以填补发达国家经济减速产生的需求缺口。
2006年8月15日
呼唤中国的资本革命
美国基辛格顾问公司总经理雷默:邓小平解放了 “劳动力”这一生产资料。若“资本”也得以解 放,让中国的资本像中国人那样辛勤运作,其影 响难以想象。
2006年8月14日
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
读者讨论:萧功秦教授主张中国 知识分子应少点“乌托邦情结”,中产阶 级应多点社会关怀。您赞同吗?
ftchinese.editor @ft.com
2006年8月8日
走向“边缘化”的东盟
东盟各国曾在90年代受到银行家和投资者追捧, 但如今他们发现,自己已被中国和印度快步超 越。如果东盟领导人想重新获得世界重视,他们 必须明确: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打算如 何来改善它。
2006年8月7日
中国新意识形态之争
FT驻京首席记者马利德: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辩 论正在中国展开,并在政策制定中发挥着关 键作用。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人,忽视这一 点会付出代价。
2006年7月27日
日本应考虑邻国感受
日本前副外相田中均:日本应承认亚洲的多样性 及其对历史的敏感,找到比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更 好的方式来悼念战争死难者。
2006年7月20日
英国必须重视中国的崛起
英国学者米基和祈立天:美国《时代》杂志最近 将“学中文”作为封面标题,但英国某大学却在 讨论取消中文课程,显示英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短 视。
2006年7月17日
中国拯救世界的机会
中国经济崛起对环境构成艰巨挑战。但是,中国 为能源安全而采取的行动,有望把世界从全球变 暖的危机中拯救出来。
2006年7月14日
党组织建在私企中
中共组织部表示,85%以上符合条件的私企已建 立中共基层组织。这突出表明,中国充满活力的 私营经济部门与共产党之间的利益正在靠拢。
2006年7月14日
中国会再次加息吗?
传统上,北京不愿将提高利率当作紧缩手段,但 在当今全球处于紧缩周期之际,不能排除中国再 次小幅加息的可能性。
2006年7月13日
如何“训”中国高管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迟宇宙:一位中国企业家曾 问道:“我赚到好几亿的钱,一生都花不完,可 我为什么却感到生活毫无意义?” 高管培训能拯救他吗?
2006年7月11日
中国“中产阶级”是伪命题
中国财经评论家仇里: 近来,“中产阶级” 成了中国新的畅销语。中 国仍处传统农耕社会的快速解体和重新定位 中,不敢轻言中产阶级,最多有中产者而无阶 级。
2006年7月11日
新丝绸之路
麦肯锡公司鲍达民、博尔:丝绸之路曾是全球最 重要的贸易通道。如今,贸易和投资重新开始在 中国和海湾国家之间流动,其规模之大,足以改 变全球经贸格局。
2006年7月6日
谷歌抛出百度股份之后
切断与百度的股权关系后,谷歌这家美国搜索引 擎似乎准备在中国“单干”。不过,中国搜索市 场赢利不易。
2006年6月26日
中国房价的“宏观经济学”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旭敏:在目前中国经济高 速增长和汇率波幅较窄的情况下,即使针对中国 房价的调控措施如“国六条”出台,也只能使房 价的涨幅趋缓,而很难使房价崩盘式下滑。
2006年6月23日
G8集团必须吸收中国印度
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斯迈泽:下月八国集团圣彼 得堡峰会,应当承认全球重心正从美欧向亚洲转 移,并邀请中印加入该组织。
2006年6月20日
中国将“出口”通胀吗?
中国的物价有所上涨。但是,只要大宗商品价格 稳定,通胀风险就会得到有效抑制。
2006年6月20日
走向世界的护照:微笑
印度兰伯西制药CEO辛格:西方某些人将印度和 中国视为经济威胁。这固然没有道理,但印度也 有责任展现自己的善意。
2006年6月15日
到博物馆看中国未来
FT驻上海记者代尔: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当地 最有意思的景点之一。在别的国家,博物馆被用 来保存历史,而在中国,它们被用来展示未来。
2008年9月3日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一举两得”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曼考默克:禁止对华出口军用 技术、但放开民用出口的美国政策,既能鼓励中 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又符合美国经济和 安全利益。
2006年6月13日
中国增加IPO透明度
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律师李家彥:中国证监会现 在要求,上市公司须将招股说明书初稿刊登在指 定网站上。这一“预先披露”措施,将给投资者 更多的时间,消化招股信息。
2006年6月8日
小仓和夫:中国应支持日本入常
2008年9月3日
铁矿石谈判 中国失算
中国钢铁业虽然庞大,但对外国矿业公司影响力有限。因此,中国在铁矿石价格问题上的抱怨无济于事。
2006年5月23日
西方对中印科技竞争力的惶恐
美国学者施拉格:中国与印度正大批“生产”高 级科技人才,两国的科学及工程博士毕业生始终 位于世界前茅。他们是否会把西方名校最终逼上 福特等大企业的衰败之路?
2006年5月16日
人民币升值只是时间问题
远期市场迹象显示,人民币汇率将在今后12个月 内升至1美元兑7.67元人民币。预计人民币不久 就会恢复升值进程。
2006年5月12日
中国A股:回归牛市之路?
特约撰稿人陈旭敏:“五一节”后,中国A股创 近两年新高。这次股市回升伴随汇率房市上涨, 八十年代日本“泡沫”会否降临中国?
2006年5月10日
中国坏账危机远未告结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裴敏欣:人们也许以为,北京 清理国有银行的举措,已减少了不良贷款。但据 估算,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坏账已达9110亿美元。
2006年5月9日
中国升息 世界有理由颤抖吗
北京能否借助升息,既减少流动资金,又不危及 经济增长?有利的大环境应能防止硬着陆,但某 些产业将受影响。因此,全球市场有一定理由 “颤抖”。
2006年4月29日
在华基金公司“时来运转”?
对外国基金管理公司而言,中国目前的QFII规定 仍有局限,但中国监管机构关注到外国投资者的 担心,规则的修定指日可待。
2006年4月28日
中国央行“做秀”宏观调控?
中国央行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 0.27个百分点,让市场跌破眼镜。不过,值得怀 疑的是,央行此次升息是否多此一举?只是为配 合宏观调控而作的姿态?
2006年4月28日
热门文章
1.
中国个人违约数量升至新高
2.
华为的麒麟9000S芯片是怎样炼成的?
3.
如何看待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下滑
4.
关于价值投资的四句话
5.
俄军购入在美热销的中国民用越野车
6.
基辛格:他和他的世界秩序俱往矣
7.
美国商界开始认真思考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
8.
Shein创始人将走到前台
9.
华盛顿对辞世的基辛格褒贬不一
10.
当美国人说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应该相信吗?
|‹
上一页
‹‹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