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中国纪事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蒋公”的高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蒋介石的铜像被戴上“世界伟人”的纸糊高帽,铜像前拉起了“以党国兴亡为己任”等白布条……这是一场话剧的一幕,当时台北正处于民主转型亢奋期。
2013年7月25日
留守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对他来说,保卫与重建菜园村,是他与他这一代人重新发现自己的旅程,他们要发现自己的往昔,并且在破碎之后,重建出一个新的身份。
2013年7月18日
爱人同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陈允中仍偶尔被噩梦惊醒,梦中人被推土机铲成了一半。这个梦境吓了我一跳,我没想到这些抗争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他的内心。
2013年7月11日
国际本地主义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陈允中的热情很少熄灭,他是国际主义者,又强调本土化的重要性。他属于另一个时代,西班牙内战,或是1960年代民权运动中的大同理想。
2013年7月4日
菜园村的教授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他马来西亚出生,在台湾读大学,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在香港教书。不过,街头、农田、社区,而不是阶梯教室,似乎才是他真正的课堂。
2013年6月28日
烧须的老猫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卷入历史中的个人,很少有机会真的能决定历史的命运,李柱铭所能做的,不过是坚持内在的信念,尽量在时代的洪流中,维持自尊。
2013年6月14日
被误解的爱国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李柱铭曾相信,倘若欠缺法治与民主,大陆很难繁荣,因此香港经验至关重要,但大陆却以自己的方式迅速崛起,更封闭、傲慢,也更强大。
2013年6月6日
回归的政治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李柱铭继承了父亲的正直,决定在香港又一个前途未测之时,承担某种角色。多年来,香港人都觉得自己是过客,无力也无心参与自身的命运。
2013年5月27日
父与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温和的抗议、从法治延伸到民主,正是香港的特征。再没有一个人比李柱铭更能代表这种理性态度了,但在中国内地,他却鲜有所闻。
2013年5月10日
“贱民”之骄傲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令我意外的是,大陆正洋溢着“台湾热”,人们向往它的民主试验,而作为台湾民族主义的最重要研究者,吴睿人却在诉说一个世纪来的羞辱。
2013年5月3日
魔山中的乡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吴睿人的“魔山”岁月即将结束,这漫长的学术生活令人煎熬,不过这篇厚厚的博士论文、还有《想象的共同体》的中译本,算是不错的回报。
2013年4月25日
中国意识与台湾译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一间小巷咖啡馆里,我第一次见到吴睿人。不过我当时完全不知他在台湾学运史上的地位,吸引我的是他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译者身份。
2013年4月18日
台大的罗亭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当吴睿人在1983年5月当选为台大的代联会主席时,他成了大学校园内越来越强烈的变革呼声的象征,大学内的沉默正在被打破。
2013年4月12日
坚定的变色龙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许信良常被称作政治上的变色龙。他却是条坚定的变色龙,他的权力意识服从于使命感,他的行动只追随真实思想,即使这导致粉身碎骨的失败。
2013年3月28日
体制内的反叛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许信良曾深得蒋经国青睐,是权力本土化运动着力培养的对象,一直到1979年的桥头事件,许信良才与体制彻底决裂,成为“党外”领袖。
2013年3月21日
一个偷渡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夜晚穿越黑漆漆的台湾海峡时,许信良一定百感交集,既为自己,更为台湾的命运。四个世纪来,一代代中国人前往台湾寻找新人生。
2013年3月14日
“牢酒”的滋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人们总不自觉地把台湾政治转型归功于蒋经国,却不知施明德等人坚持的信条:“自由都是反抗者的战利品,绝不是掌权者的恩赐物。”
2013年3月7日
绿岛小夜曲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音乐与政治从来如影随形。在宣传机器面前,浅唱低吟的台语歌成了反抗之声。《绿岛小夜曲》也是,孤悬海上的岛屿变成了政治监禁的象征。
2013年3月1日
“暴徒”的微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施明德等人受审前,很多人认为他们不过是宣传中所说的“暴徒”,但读到那些辩护词,会发现他们是一群为台湾命运而思考与牺牲的人。
2013年2月21日
监狱哲学家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施明德一定难以忘记,在第一次被捕时的脆弱。在狱中,所有平日熟悉的东西都以另外一种面貌出现,最平凡的东西都变成了奢侈。
2013年2月1日
时代的噪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很有可能,我正是自己批评的典型对象,这些常常失衡的文字就是一种明证。在其中,我在铿锵的批判与感伤的无力之间,不断摇摆。
2013年1月24日
刘山青的“时时刻刻”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1982年,刘山青成为绝无仅有的例证:一个香港人被中国政府以反革命罪宣判。但回到香港后,他又回到自己本该处的位置:一个边缘人。
2013年1月14日
香港的非正统“左派”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香港原本狭小的异端群落中,梁国雄与他所参加的组织“革马盟”是边缘性的。香港的正统左派把他们的观点视为一派胡言。
2012年12月21日
一个托派青年在香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1949年之后,香港成了中国托派的暂时避难所,陷入消沉。直到吴仲贤这新一代的加入,这死气沉沉的托派才产生了新的能量。
2012年11月29日
|‹
上一页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