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数字融合市场制胜之道

主题讨论:了解数字化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主持人:

戈 杨 FT中文网编辑

嘉 宾:

陈泽奇 埃森哲亚太区数据分析服务董事总经理

赵一成 乐视TV副总裁

李翔宇 华为战略与全球市场总监

范建斌 海尔集团品牌总监、青岛海尔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翟南宾 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高级专家

主持人:几位刚才大家听完了陈总的分享之后,大家都是行业中的人,我相信每一位都有自己的话要说,但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抛开专业,抛开自己的领域,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几位在数字化时代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翟南宾:大家上午好!我代表我自己,谁也不代表,作为一个消费者,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一问这个问题我脑子里就出现几个重要的画面,第一个画面就是我1990年去美国上学的时候,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一个东西叫做ATM,我最近看一本书《金融E时代》,他的前沿里写到是1993年在招商银行那里看到一个国外银行的ATM机。ATM机现在大家习以为常了,在1990年的时候我们大街上没有ATM机,我第一次看到是在康奈尔校园里,当时很穷,在ATM机取了20美金出来非常兴奋,这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个场景,因为取的是美金,在那个机器旁边转了半天,心里琢磨着怎么能够多拿一点出来,这是很有意思的画面。

第二,ATM机严格意义上不是数字化的概念。后来过了一年申请了信用卡,当时在美国非常难申请信用卡,因为是作为学生,没有正式的信用记录,所以,最后美国有一家银行敢给外国学生信用卡,大的银行都不肯给我们学生信用卡。信用卡是在一个行业里具有象征意义的很伟大的发明。我们今天在座的人肯定有两个东西,在座的人一定都有带,第一个是钱包,钱包里现金已经不多了,最重要的是你的信用卡一定要保护好。

第三,对于我来说作为消费者和普通人都有切身感受,就是今天的手机。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一年多以前我开车刚出小区不小心和前面的豪车很轻的撞了一下,因为都住一个小区,很客气就下来了,当时我们两个人聊了一下现场解决了,给他一两百元,因为碰得很轻。但我突然发现我钱包没带,我灵机一动,用手机给他转帐,当时他把卡号告诉我,我在手机里马上转了两百元钱。所以,这三件小事都是和我们今天的主题非常有关的主题。

李翔宇:我先不谈工作,我作为消费者,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体会到的一个变化。刚才看到陈总的报告里很多的数据,我也是感同身受。觉得中国二十多年的变化,基本上工作到现在将近20年的时间,这20年的变化相当于刚才翟总讲的欧美六、七十年的进程,基本还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到现在这种电子商务时代,感受变化非常大。

我也是拿一个身边的例子,我基本生活在海淀中关村地区,中关村这二十多年来从崛起电子市场,到现在的IT中心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我以前也是相当于一个电子产品的使用者,现在是制造者,之前一直是消费者的群体,我也有一个习惯,估计在座很多男士会对相机、电脑、电子产品感兴趣。之前大多数的购买地点是在中关村,第二,很多的参观的地方也是中关村,可能隔半年,最多隔一年的话,一定要去中关村看一看,否则的话心里好像不太踏实一样,看看大家都在卖什么用什么。

但去年,因为最近工作比较忙,去的频率比较低,基本去半年或者一年吧,有一种怀旧的心态去中关村看一下。但去年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我去年要买一个什么小东西,当然我已经忘掉了,主要目的是去看一下我之前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去了以后我发现很多的商场基本上是以一二楼有一些东西,好像是以展示厅为主,三四层楼,特别是四层楼基本以上都快空了,像中关村E世界这样的地方,基本处于这种纠纷和关门的状态。我慢慢就会想到我的一些购物方式的变化,这点体会非常深,以前基本都是去现场购买,现在基本上都会在网上下单,最早在网上就买一些几十元的东西,现在特别是像京东或者其他的一些所谓的卖正品的网站,几千甚至几万的东西都在上面下单。所以,这种消费方式的变化这几年还是非常大的,首先我们买的是电子产品,但是渠道的变化非常大,基本上以前都是属于那种所谓走实体渠道或者进商场,现在越来越多商场只是起到展示厅的作用,或者旗舰营业厅等等,大多数的情况下可能会到网上购买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还有一个是刚才翟总说到的支付也是一样的,基本上以前去哪儿钱包必须要带的,但现在钱包带不带,有的时候特别是我这些年,工作之余参加户外活动比较多,这两年可能是北京马拉松越来越火了,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比较高了,这样就会发现你出门带一个大钱包非常不方便,后来我就发现我出门现在基本上只带两样东西,一个是信用卡,另外一个就是手机,然后有一个户外的小包,我把它缠在手腕上就可以了,基本上就是所谓这种,刚才我所讲的购买是从线下挪到了线上,还有一个就是支付,从现金基本变成了信用卡,甚至是这种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的变化。这是我作为消费者来看对于这种趋向变化的感受。

最后我就觉得从消费人群也是因为刚才我一直在下面非常认真在听,也拍了几张照片,从消费人群来看,中国还是非常不均衡的地区,无论是从地区还是从人群。首先从地区来分,我觉得中国至少可以分成类似三个国家,比如说沿海发达城市,像北京上海、欧美这样的发达城市。中部可能和中等发达国家、马来西亚相近。在西部说不好听点,可能和亚非拉国家比较接近,消费者是不平衡的,分布地域上不平衡。另外,在同一个地,拿北京来讲,也是因为中国发展阶段的原因,消费者也是高低层次分得比较清楚,所以,从消费体验来看也会分服务尊享型或者经济实用型,这块是我们和国外的差别,国外可能中产阶级更多一些,这是社会层级的差别。

这是我作为消费者这几年来的感受,谢谢。

赵一成:其实作为消费者来说,我可能想多说两句。我本身自己是一个典型的80后,为什么这么说,或者说为什么从80后这个话题来说,我觉得从消费者洞察来看,这几年我们整个消费行为应该得益于两块,一块是来自于科技改变,整个方式的变化。另外,根据主要消费人群行为的变化,决定了我们现在主流的方式。从70后、80后、90后无论是线上线下整个行为,无论是购物行为还是消费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作为80后和这几位前辈来说有不同的感知。

我讲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陌陌的故事。提起陌陌大家可能比较敏感,很多人私底下都在用陌陌,但在公开场合都不说自己在用。过去三个月我一直用陌陌,是因为我很焦虑,我是做市场的,我要背公司的销售额,从卖书卖衣服开始到现在我负责公司的销售,所以,消费者洞察是我们作为营销人员核心的点。

我最近忧虑的是什么,一直说80后是PC和互联网原住民,90后会标榜自己是移动端的原住民,未来5年主要的消费市场是在90后这个人群,作为80后我感到恐慌是对90后越来越不了解了,或者觉得这种距离感越来越大,所以我觉得70后和80初的还是一个阶段的人,消费行为和理念还是比较相近的,但从90后来说确实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我尝试了解90后,我找到了陌陌这款软件,因为这上面大部分是以90后为主,我尝试用陌陌沟通的时候发现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很多人的签名,重复率最高的,我大概数了一下应该有两到三条是比较经典的,第一条比较经典的是不要把我的个性和态度混为一谈,因为我的个性源于我自己是谁,但我态度决定你是谁。很多人用这一条。

另外一条是我优不优秀,不需要你去争辩。

还有更多的大概的意思其实我怎么做,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就是特别个性的这些观点。所以,我也上去和一些陌陌的好友聊天,但发现基本上没人搭理我,我其实照片还是放得很年轻的,但很多小姑娘就说大叔,咱俩没得聊,或者聊聊就不聊了。那天我发现特别有意思,我发现我们另外一个男VP也在用陌陌,我说你怎么也用陌陌,难道你上去有什么目的吗?他说其实不是,我也是为了上去了解一下90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对90后的认知非常低,从我的角度来说觉得和90后基本上脱节了,我们一致认为90后是脑残和相对变态的群组,但实际上我觉得90后是相对比较个性化的。前两天我拜了一位老师,这个老师叫做马佳佳,大家应该知道,他在中欧万达的一些演讲,仔细拜读了他的PPT,让我非常有感悟,因为我感谢他未来的90后是什么样子,90后也是未来消费主要核心人群,如果不了解90后我们未来做营销可能就OUT了。这里面我也分享几个关于马佳佳对于90后的观点,我觉得90后可能更多是自我、理想主义或追求自由主义的人群,可能和我们对他们的认知会有偏差。

另外,90后会有三个关键词,第一,富足,富足是理想主义。90后和70、80后不一样,因为70和80后是靠自我、靠胆识能力拼搏的,但90后描述是拼爹的一代,因为财富的积累不一样,他们对整个生活和工作的追求也完全不一样。对工作的追求来说,完全是为了自我价值,不屈服于任何人,他不是责任和坚持来驱动的,这是和我们完全有差异的。因为我从事很多公司,大部分的管理层都是60后70后,60后70后他们用他们的观点在教育我,一直在提倡认真是一种态度,坚持是一种品质,在公司里对于我们80后要求都是这样的。但这个是不一样的。

第二有一个关键词是90后是全球化、美国化和互联网化的这一代人,他们要求人人平等,他们不太愿意被传统的条件所拘束,它要求的是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其实我自己团队里面有一些90后,非常直接。比如说有什么不满,甚至我们一般公司的管理上,我们觉得越级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事件,很多情况下他们直接跨两级来直接找我,投诉他们的领导和公司环境等等。我曾经问过一个做策划的90后的小姑娘,你为什么不找领导沟通,而来找我,她说我觉得直接找大领导更有用,而且我的观点可能你能听进去,我觉得人人平等,任何情况下可以找老板去。所以他们观点和我们墨守成规的规则约束不太一样。

第三,他们相对比较孤独。他们更多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认同感,同样也会愿意为精神消费付费的,这可能是90后的核心。

所以回到我另外一个感触,我为什么要用陌陌,在过去几年里我的轨迹基本是这样,我背一个Thinkpad电脑,这台电脑伴随我6年时间,在办公室用,回家用它看片,甚至我用MSN、QQ在和所有的朋友建立这样一个交往圈。但这几年发生了变化,我的Thinkpad已经被丢到我家的垃圾堆,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家放了一台我们自己制造的超级电视,我手里随时拿着iPhone或者华为的荣耀在用,我的行为轨迹完全发生了变化,我去办公室才去用PC发邮件,在外面发邮件我们也用iPad。所以,我们在内部讨论,这几年大家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也变了。我们总结了三块屏,一块屏是公共屏,电影院那块屏了,前段时间如果大家关注《小时代3》的话,我们其实实现了一个公共屏的功能,比如大家在看小时代三的时候都发一些对它的吐槽。第二,家庭屏,我们认为是电视的概念,回家了以后可能不再用PC,我可能用电视,原来我回家用PC机就是看片没别的,这个看片的功能基本放在电视上了,因为那个电视更大70寸,3D效果更好,完全满足了。第三,私有屏,就是我们现在手里的屏,我们用它做通信的事情和支付的事情,甚至在用它做一些其他社交的时期。这可能是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发现的最大的几个点。

主持人:您有一点说得特别好,一定要了解用户,我们平时黑90后归黑,但我们其实还真的需要了解这些未来的消费主力。

范建斌:我是一个70后,按照赵总的说法,90后是原住民,我是移民。那我这个移民最近得了一种病,就是低头病,大家可能在工作当中或者生活当中不断去低头看一下自己的手机,甚至走路的时候也会因为看手机碰了墙和电线杆子的事出现,这个低头病像刚才泽奇老师讲到的,带给大家企业是一个机会,但带给大家的生活可能是一些感受。

我有两个感受,举个例子。一个是最近微信发展越来越快,大家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建了很多的工作群,这些工作群非常方便大家做沟通,因为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文件,包括很多深入的文章也可以很快的传递过去。但是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经常有可能在夜里十一、十二点的时候,你的工作群弹出来一个消息,说你最近要里什么事,大家半夜马上就去处理。所以,我发现移动互联让大家把你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打破了,这样的话稀释对于大家的消费的习惯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个例子,背后可能真正带给企业或者带给个人会有深度,所以这只是一个表象。

另外一个表象,我七、八年前去旅游可能会提前做很多的功课,看好地方、经典,住什么酒店什么路线,包括买什么纪念品,这可能都要提前做好几天的工作。但现在一切都不用了,你只要带上手机和充电宝,这个地方只要有网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当时当地解决。你想查什么东西可以根据你的位置找到你身边最合适的信息和消费,以及你想用的东西,包括各种信息。所以移动互联对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影响,会导致大家对于品牌的依赖都会变化。

刚才主持人让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谈一下感受,所以对于品牌的话题我一会儿谈。刚才赵总也讲了90后有很大的对于他和之前的两代人的差异,我感触特别深的,一是90后的消费的崛起,第二是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这两点对于品牌在将来的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之间的作用和意义,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两点都会有一个深刻的影响,所以企业将来在这方面也会做一些调整。

陈泽奇:刚才范总刚才讲到工作群的关系,其实这对我们生活挑战很大。我还记得今年春节出去的时候,就在一个工作群里大家发红包的时候,抢得很热的时候,突然间有一条说某某客户领导在节后要看一个报告,结果就把那个任务布置下去了几个顾问,其中一个刚好准备要去日本休假,又要准备去写这个报告。所以,我觉得在数字化里面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挑战。

刚才听了70后和80后,我分享一下70之前的经历。我其实在整个数字化的浪潮里很可能是最后的那一个站着的,因为我之前用的手机是2G的摩托罗拉手机,那时候很多人说你做运营商的项目怎么用这个低端的手机,不太前端,然后我一下子跳到黑莓,然后又是iPhone,后来我看苹果出平板的时候,我觉得会很容易失败,我觉得你这个不是电脑,又不是很容易带的东西,不上不下,但没想到这个会改变我的生活,我的iPad这里有我所有要看的书和听的音乐,我一天要花三四个小时在我的pad上,在飞机上看书,我看书是看英文的,大家知道在中国买英文书是很难找的,但在这里就可以找到,所以变成对我来说,国家的边界打破了,它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变成我可以在美国买很多数码书在这里看,所以,这给我带来的这种效率的提升,这种生活习惯的好处是极大的,现在真的没有办法去想象说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生活会是怎么样。

主持人:刚才几位从消费者的角度给我们讲了,其实消费者只是个体,我们在被数字化改变的同时,企业面临的变化、不测、机遇挑战更多一些。接下来我想请问几位各自领域中有哪些风险和挑战?我们还是从翟总开始,互联网金融您是民生银行的资深专家,互联网金融现在也是非常火,尤其是余额宝刚刚出来的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工作不久,家产不厚的年轻人来说,80后来说,可能余额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几乎好像是有银行遭遇了存款搬家,行长都大惊失色,不知道您作为业内的专家怎么看?尤其您在美国也有过这样的工作经历,看到美国的情况和中国的情况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

翟南宾: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买余额宝的。这个现象大家想一想也没有那么,所谓火是更多的人在买,但你要知道它买的一定的份额是比较低的,所以,刚才我想说70后、90后、80后,作为金融业来讲我们关心钱在哪儿,什么样的人有钱。所有的企业都是奔着利润走,这没有什么可以回避的东西。其实最有钱的也不是90后,我觉得他们将来会很穷,我挺可怜他们,从银行数据来看最富有的70后还有60后,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因为改革开放正好,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是九十年代,八十年代也都开放了,真正在国内坚持扎根的民营企业家很多是60后,还有一些70后,所以从银行数据来看所谓的余额最高的年龄层是在这个阶段,所以,当然我们今天谈的是数字化,从人口学来分层的话,大家一定要关注70后,这部分人很有钱。

第二,银行里还有一个业务是私人银行,互联网另一个高端的,我们银行叫做最高端的或者超级富豪,这些人很多是很低调的,这一个客户可能就能顶一千个买余额宝的人。互联网金融之所以火就是因为覆盖面广,但私人银行有几个知道的,私人银行的名字都不能往外露的,很隐私的。一个屌丝在网上买了200就会说我买了200,我刚才路上来看我们民生银行搞了一个直销银行,其实它和互联网金融是一样的,只是银行里自己做的互联网金融,我们刚推出一款产品是定托宝,6%的收益,但这个钱流动性很高,5000万今天早上5分钟卖完了,今天第一天发售,刚才在路上我还看了一下,5000万的余额。

主持人:这个是卖给什么人?

翟南宾:你要在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上开户,1000元就可以买。

主持人:那民生也在往下游,也在抢余额宝的生意。

翟南宾:银行也可以做这个东西,这是刚才讲的跨界,银行搞的话应该说后劲比互联网公司还大,它资金雄厚,又懂得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就是起步早,等到这些高富帅都醒过来的时候,那些东西就不一样。所以,我刚才来的时候看了一下,其实我们有一个东西叫做如意宝,过两天还搞了一个定活宝,还有旅游贷款,就是给屌丝出去旅游借两千元、三千元到云南玩玩,因为几千元到美国也不够。所以,互联网金融确实是从今天的主题话题来说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但很多东西火几天就不火了,就那么回事。但它本质上的意义,我刚才提到的信用卡,信用卡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产品,大家每天都离不开它,所以,对金融银行来说最关注的是手机银行,它不仅仅是支付的问题,它可以做理财和贷款,你和银行所有打交道的东西基本都可以在手机银行完成。

简单说就是这样,手机银行未来毫无疑问是最需要关注的,有人甚至语言手机银行叫做手机银行,但不像信用卡,信用卡就起消费和支付的作用,但手机银行的功能能起到这种服务面肯定要宽很多,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用手机银行,我能看一下吗,自己有手机银行,在里面用的转帐的?应该是大多数吧,所以单从手机银行来说我觉得中国确实比国外发展快很多,因为我这段时间从美国休假回来,那里也有手机银行,但感觉普及率非常低,应该不是技术问题,我觉得是它的人口,两个问题吧,一个是它的人口结构问题,因为中国相对人口结构比较年轻一些,没有历史的包袱,美国很多中年以上的人包里还放着支票本,因为中国银行业一开始就没有搞支票转帐的东西,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没有个人支票的概念,但你到西方国家,现在付个房租和水电还经常写一个支票,贴上邮票到邮局寄出去,但在中国基本没有人用这个东西,我给你转个钱,两秒钟转到帐,这个我非常惊讶,回国以后非常喜欢这块非常方便,当然背后有一些监管和安全问题,这是另一回事,但从消费者来说很方便这个事,我到现在都感觉无法回去生活了,因为转帐这个事让我很头疼,我的钱从一个银行转到另一个银行,中间帐是非常麻烦,它不是没有手机银行,而是不太方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本身走得很领先,金融行业历史很悠久,金融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支票本是很古老的项目,到现在银行还在用这个东西,因为银行还有这个东西,它就有消费者还在用。就像我们在国内,我回国以后看到我的丈母娘在银行里所有的钱都是存折,年纪6、70岁以上的还喜欢存折,他觉得看得见很安全,我们年轻的人或者说与时俱进的人,我们相信很快连信用卡的卡片都不需要了,因为电子银行其实做的东西,银行就两个关键,一个是帐号,帐号肯定是一个数字化的东西,第二是你帐号背后资金的流动,这两个东西完全都可以数字化的,从技术层面来说是很简单的。

我记得吴晓灵女士(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讲过一句话,所谓金融行业30年的改变本质上就是金融电子化,我觉得她说得恰到好处,很中肯的点了金融行业的未来,未来的金融行业可能连这张卡片都不要,所有的东西要么通过指纹、声音,通过你的手机端的密码就可以解决了,这可能是未来的趋势,而且中国一定会走在很前面,因为它有一些天时地利的东西。

主持人:刚才您也说到银行可能连银行卡都不用了,我们以后是不是连银行柜台都可以不用了。

翟南宾:还有老年人的,这是不互相排斥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替补,我刚才的意思是说不要过度强调90后的特征,其实90后的资金并不雄厚,所以你从服务端来说还要关注这些人,而且中国很快面临老龄化的问题,50后、60后马上都进入退休状态,最近你们如果仔细看一下高盛的哈继铭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提到这个问题,我们金融行业很需要关注老年退休、养老、医疗、看病,这些东西都需要数字化的东西跟上去,不要仅仅关注在网上买个衣服和家电,这些东西其实在整个消费里面是很小的一块盘子,所以我是想把大家的视野放得更宽阔一些,,真正你去看一个人一生中的消费,吃和穿是很轻的东西,很大的东西你的住房、养老、退休,现在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动不动活到8、90岁,如果按照现有的政策,60岁强行退休,你还有20年要活,你后面的消费是很大一笔很重要的要关注。

主持人:说到数字化,刚才翟总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手机银行,因为移动支付现在越来越流行,这就离不开手机。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现在也开始入主这个行业,在中国智能手机这块开始虎视眈眈,我们想问一下华为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华为目前为入主消费者市场做了哪些调整?

李翔宇:这个问题现在也是我们公司内部非常关心的问题。按照刚才我们讨论一个维度,因为男人的年龄不是秘密了,我也可以自报一下,我是70后,可能是我们翟总的一个主要的客户。我想问一下在座现场的朋友有没有用华为手机的,我想看一下?这个基本上和我心目中的比例差不多,因为华为在终端消费品方面还是一个新进入者,特别是我们在场来的层次相对比较高,在我们消费族群里,华为手机的保有量还是偏低,今后应该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从刚才主持人提的问题上来看,华为之前包括我们推出的这块业务,一直是2B的业务,是运营商的设备供应商的角色。我们大概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刚刚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同时,我们大概在3、4年之前,开始进入到终端消费品领域,之前通信和信息产业等等应该说是分得比较清楚的,手机作为一个通信设备,基本上它的功能也是比较简单的。那时候我们用手机只是用来做通话的,偶尔发发短信就可以了。这五年的时间,随着智能手机特别是2007年iPhone出现之后,智能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我们也意识到很多的变化,所以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战略。经过了三四年努力,进展是非常快的。我们今年上半年,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个财报,华为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是每年或每半年都会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准则发布财报,包括我们企业的责任报告。

从发布的财报来看,因为今年是4G LTE建设的年度,今年增长不错,在18%左右。但18%里贡献最大的是什么?就是终端消费这块。终端这部分增长量大概在30%以上,运营商基本上是个位数的,因为这块市场相对比较融合。在消费品这块增长空间非常大,本身我们这部分相当于作为一个新进入者有比较大的空间,而且这部分市场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就是电话这块。所以,我们之前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傅,大家可能也都知道诺基亚,现在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我本人也接到过一些诺基亚原来的同学或朋友的消息,他们这边即将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可能也希望能够来华为工作。

本身这是一个行业变化非常快速的表现,华为在这方面也是非常谦虚的进入者和学习者,包括和海尔、跟诺基亚、苹果我们都处在一个非常后进者的定位。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对于华为来说,今后的话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就是我们之前的话,怎么跟运营商打交道到和消费者打交道,中间还是有很大的路要走,中间可能要不断的学习,包括像埃森哲这样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帮助我们成长,这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在进入这个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品牌的问题。我们把消费品分为四大类别,首先是产品体验,第二是品牌的表现,第三是我们品牌的价值,第四是我们追求的就是品牌的情感。大家可能知道,很多人对于苹果的喜欢是出于对“乔老爷”宗教式的一种崇拜或喜欢,我们现在基本还在比较低层次的,处在产品体验和品牌追求的阶段,所以在我们高端人群里华为保有量还是比较低,但这个份额在不断的改善。

另外,希望能够在供应链方面,华为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华为本身是做技术的一家公司,所以,我们可能是工程师文化比较多。这方面之前可能不足的是市场营销和品牌这块,我们强项是技术,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好,今后相信在消费品这块,包括手机、iPad和我们用的很多可穿戴设备这方面华为都在发力,今后我个人觉得这些地方应该有很大的增长前景,我也是有信心的。谢谢。

主持人:谢谢李总。李总态度非常谦虚,但我暗暗地听出了华为的野心,几乎全线都要开始所有的产品链,相信我们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华为的产品为普通消费者所用。在传统行业,比如说华为和银行业在积极互联网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互联网公司乐视做了一件不太寻常的事,就是往硬件方向发展,就是当大家都不去客厅的时候,乐视想把大家拉回客厅,不知道这个策略是什么?乐视能不能分享一下目前的一些情况,包括乐视TV的一些策略。

赵一成:可能一开始我把话题有点岔开了,谈了下90后,为什么谈90后,因为我本人一直关注互联网营销。互联网营销这十年发生了剧变,有一些原住民也有一些移民,所以原住民和移民对我们整个营销来说,可能从营销的整个策略和方法,包括手段上其实也在做着很大的变革,这是我为什么讲90后这个话题。

从乐视我作为一个编外人来看这个事情,我不作为一个乐视的员工,不是作为一个乐视管理层来说。我加入乐视时间不长,应该是一年的时间,基本上是乐视TV、超级电视将近一年的时间,准确说一年多一点,我加入这家公司之前对这家公司了解非常浅,之前我在当当网负责市场,在我整个营销里面我只知道乐视是一家视频公司,在我整个所有营销渠道里乐视网甚至排不到前面。但这一年回头来看,乐视网作为一个在线平台挤进了前三,这是对乐视网平台的概念。

去年我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还不知道有超级电视这个产品,加入了以后才逐渐了解到乐视超级电视的产品和乐视的整个生态,这里我分享一下我作为编外人来了解乐视的观点。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做硬件,去年和前年发生了几件事大家都关注,一是有了小米这个品牌,而小米这个品牌从我们互联网行业来看,我们一直认为早期的时候它是在做硬件,当时雷总站出来了,乔装一扮就变成雷布斯,学着乔老爷,发布会,做产品,然后就开始做销售了。我们从做电子商务的角度来说,我早期觉得他不是在做硬件而是做电子商务平台。因为早期做硬件对乔布斯来说是有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的团队包括之前的经历是没有做硬件的支持的。所以我当时认为他在做电子商务的平台,他通过电子商务的销售平台在过去三年里不断创造手机行业或智能终端硬件的很多奇迹,我们公司其实一直在研究小米。最后我们发现做的不是一个硬件,而是一套生态,基于互联网服务的生态体系。

而乐视为什么做这个硬件,我们的思路也是一样的,我们不仅仅做一台电视,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服务的一个大屏体系或系统。乐视做这件事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因为乐视网基本上之前是做视频,我们手上有巨大的正版内容版权优势,所以,我们拥有的是特别好的内容,而基于大屏互联网服务,第一个就是家庭终端屏来说,对核心的服务就是视频服务。大家现在可以去看一下公开的数字,手机这端,刚才我也讲了三屏的概念,在私有屏、手机、Pad上,最核心的通信是第一,其次是游戏,第三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电子商务或者有一些银行的管理这些东西。但在家庭屏的概念,核心的三个应用是什么,第一,视频。第二,有一些内容的分享。第四可能才是社交,但这个社交是基于家庭式的社交方式,所以,当时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就是基于我们本身有很好的内容,我们能提供很好的视频服务,所以我们开始做硬件产品。

第二,我们做硬件产品的时候也想得很清楚,乐视网每天将近3000万的日活跃用户,它其实积累的是将近4亿多的互联网用户,而互联网用户是我们天然的用户,这和我们整个互联网营销和互联网思路是契合的,因为互联网思路最核心的一点是用户运营,我们怎样运营好这4个多亿的用户,把它变成我们终端用户,这是我们的核心。所以,我们很早的时候就架设了以用户为核心的四层结构,这四层结构是内容、是终端、是平台、是云服务。内容,现在乐视整个架构有乐视网,我们也有一个叫做乐视影业的体系,小时代三是我们出资做的,所以有大量的内容产出。终端有我负责的超级电视中断屏的这个产品。之后是平台,另外我们也有电子商务的平台,这也是去年因为我们要做去渠道化的销售体系,这个平台其实在今年4月份,我们在电子商务B2C流量排名是前七,虽然从销售来说去年排行15,但这种成长速度在整个电子商务行业里速度非常快。我们未来还有其他的几个平台。最后就是应用平台,应用平台是基于大屏,当然我们未来还会有很多屏,基于大屏我们有一个应用市场,这个应用市场目前将近有3000多款应用,背后将近有2000多个团队以及很多的工程师再去支撑这套体系,因为我们目前是在大屏的运营商做的还算第一的。所以,机遇这整套体系打造出这样一个印象,在很多会上,有人都问,你们卖电视怎么样啊,或者说你们卖电视有什么心得,我一开始上来就说请大家不要认为我们是卖电视的。

主持人:所以你们和海尔的智能家电不一样。

赵一成:即使我们后来有其他产品和华为一样,但我们也不是卖那个东西。不知道在座有没有人用过超级电视,我们一开机就有一句Slogan叫做我不是一台电视,其实我是基于一套完整生态系统的硬件产品。所以,未来我们的布局也是围绕着用户来做核心,然后我们的四大架构不断的完善,提供给用户基于互联网的生活的服务。这是我们未来在整个乐视持之以恒去坚持的方向。

主持人:赵总提到一个词非常关键,就是生态。作为互联网公司需要往线下走,生态很重要。作为传统的家电企业巨头,海尔也在做生态,也在往线上走,张瑞敏张总的话在我看来,尽管他可能是50后,但我觉得他的很多想法和思维应该是和年轻人没有区别,因为在年初的时候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宣布海尔不再投传统杂志的硬广,这个让我们做媒体非常伤心,但我觉得他的想法非常有魄力,能够在互联网营销方面,他知道哪些地方是他要去的,他会让所有的火力都往那边走,接下来如果不投硬广,海尔怎么做营销呢,我们请范总分享一下。

范建斌:其实说得不太准确,不是不投杂志的硬广,是不做任何单向的广告传播,包括电视了。为什么这么考虑呢?实际上海尔一直做消费品的,对消费者任何的变化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刚才在第一轮问题的时候,我从我个人的角度也讲了一下对于消费者最近的变化我们的一些重要感受。其实对我们触动最大的感受是移动互联,它改变了消费者获取信息和途径的方式。比如消费者之前获取商品信息的时候可能依赖于广告,甚至我们发的一些公关软文,它了解企业产品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做过修饰和编码的,希望消费者认识到的产品形象。但现在的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通道更多了,他随时可以在手机上做价格比较,所有的产品系列和品牌他都可以比较,他可以看到各种测评文章对于这个产品的品质和功能的评价。他随时可以看到我们使用之后的评价,包括功能好不好,哪个地方容易坏掉,消费者占有的信息比企业其多,企业只是横向的,所以它很多时候获得的信息是低于消费者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去考虑单向讲做好一个产品,再把我们的产品包装给消费者,这是一种模式。当然我们是不是要换一种模式,我们真正从一开始把营销的概念从产品生产出来再买的过程定义为营销,还是把整个营销放到最前端,我们和消费者实现真正的零距离的交互。现在这个思想正在集团里做一个整体的贯彻,我们要求每一个产品线做每个差别的时候,先找到你的用户,然后和用户之间先找到你的粉丝,你从经营一个产品到经营一个人群,这有点互联网思维,先找到这个人群,找到人群之后你去了解他们最近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出现了哪些困难和不满,比如我们有一个雷神笔记本,其实海尔之前做笔记本一直挺普通的,雷神笔记本从游戏本里起来非常快,基本能够冲击戴尔的外星人,它能走到这一步,就是一开始做的时候就从京东上找到13万差评,他们真正和消费者做沟通,当他们做出自己的配置以后和用户再去碰,包括生产方案。最后我们选择蓝天作为代工厂商,它的生产方案拿出来以后和用户去碰,我们去年7月份开始做,12月份第一批产品出来,我们做了一个小批量市场,只有500台,在京东上卖了两天卖完了,然后我们收集大家对这个产品的反馈,然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第二代的迭代,第二代2000台两天时间卖完,地区代是2万台是一分钟内卖完,不断的拿我们的产品和用户碰。包括现在雷神笔记本60万忠实粉丝在做自运营管理,我们希望从做一个产品转变为你和你的用户一起做产品,这样原来企业是一个主体,用户是一个主体,我们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对立关系,我们现在希望把用户纳入到我们的生态体系来,它就没有一个你我的概念了,就像我们去年刚分的Slogan:你的生活智慧,我的智慧生活,这里面都是海尔也都不是海尔,就是用户的生活智慧带给用户的智慧生活。

我觉得现在这种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实际上是品牌角色发生了转变,品牌对于用户的价值无非三点,一是识别,用户通过一个品牌很容易识别出它和其他品牌的差异,我看到一个logo和它的名字代表的形象和其他的品牌不一样。第二,帮助用户进行购买决策。第三,是一种情感的认同。在现在的局面下,因为信息获取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以后,消费者依赖于品牌形象做购买决策的这种价值在降低,其实大家很多时候,不见得我就对你很忠诚,中国的消费者特别喜欢换品牌,特别喜欢尝试新东西,特别喜欢抱怨,这种情况下面临中国是最挑刺的消费者,你的品牌帮助你做消费决策的时候有一定下降,但它对于你的情感依托的价值在提升。中国的消费者其实在分层,它是分了很多的族群,每个族群有不同的消费的特征差异特别大,特别是90后兴起后,虽然他们精力还没有那么充沛,但他们将来的消费的方式带来他们的个性化的要求,就导致说你不是我的菜,我不会买你的单,你要是我的菜,你拿一种传统做品牌的方式和你沟通,他不会care你,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对细分人群做深度和高黏性的沟通,这个基础就是互联网。

我们一直在说一句话,可能别人听起来觉得有点奇怪,我们希望把海尔变成一个互联网企业,我们想表达的是说把海尔变成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我们刚开始转,在路上。

主持人:非常有意思,互联网能够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过去两者离得非常远,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鸿沟,但现在互联网可以拉近两者的距离。作为观察者和行业专家,您在听完了这几位企业代表的发言之后您的洞察是什么,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陈泽奇:我觉得翟总刚才说的很好,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什么,客户群的主要核心需求是什么。回到我们的本行,我们在帮客户做项目的时候,很多时候要解决最关键的问题,特别是一个B2C的企业,到底客户是谁,客户的需要是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不管是在互联网时代或者是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传统时代,还是离不开客户主体。那么如果我们看一些比较成功的品牌,看苹果,其实它并不是一个硬件公司,它是一个客户管理公司。我记得很多年前,在2004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诺基亚是全球领先的,我们知道他们做一个项目叫做诺基亚俱乐部,就是因为诺基亚卖产品是通过这个渠道来卖的,所以变成了他们没有直接的消费者的沟通和数据,他们想通过俱乐部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回来,把他们互动的信息抓回来,可是这隔了一层以后,让很多人不愿意参加这种俱乐部,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卖点。如果你是一个高端的客户对那些小小的好处没兴趣,所以,它那时候不是很成功,其实后面苹果在改变有些规则,苹果以前是做硬件,但乔布斯是天才,他开始把音乐的东西打破,传统音乐就是卖唱片,他觉得买个唱片10首歌里你只喜欢2首,它就把它打碎,然后去购买。这是它很成功的第一个因素,这是核心能力,因为你用苹果的手机和苹果的品牌都先要有一个帐号,所以他知道你是谁,你用什么产品,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如果在打造服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不管是数字化还是非数字化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看客户是谁,我们如何增加黏性以及客户留下来的数据,来扩充我们的服务,而且这种服务将会有一些新的产品,比如说乐视进入电视领域是一种跨越原始业务的,我们叫做跳跃S的曲线,因为每个公司产品快速增长以后到了一个地方会饱和,到保护之前你一定要研发出一个新的产品,苹果一直这样条,所以我觉得我们一方面是把现在做好,另一条腿是寻找下一条曲线在那里。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Lex专栏:亚洲将遭遇“特朗普交易”的冲击

汽车行业保护主义抬头的定价过程才刚刚开始。

马斯克对特朗普的押注得到了回报

特斯拉和X的首席执行官将成为特朗普总统身边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和商业顾问之一。

巴尼耶削减养老金的计划触动了法国人的神经

法国总理的这一省钱提案遭到反对,尽管人们呼吁加强代际公平。

英国学费上涨对学生和大学财务状况的影响

专家称,这些措施不足以解决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或吸引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这次美国大选对美国企业意味着什么?

大选结果将对能源、汽车和制药等领域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德国的商业模式失败了吗?

德国三大主要产业同时陷入低迷,经济也停滞不前。政客们终于清醒过来了吗?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