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钢铁市场走上化石燃料的老路

切弗利:能源短缺表明了减少化石燃料投资潜藏的后果,而钢铁行业也是一样。要使世界脱碳,仅仅放弃“旧”工业是行不通的。
2021年10月20日

莽撞投资可能催生ESG泡沫

莫约:支持环境事业的“示范性投资”方法在短期内可能是合理的,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产生反效果。
2021年10月19日

研究:上市公司恐导致全球升温3摄氏度

研究发现,大多数上市公司不符合任何全球商定的温度目标,更糟糕的是,只有不到10%的上市公司符合2015年巴黎协定的要求。
2021年10月19日

减排低碳,香港责任须共担

香港新方向组织:视速度和效率为经济第一要义的香港,在绿色低碳的行动上,却似乎步履蹒跚,港府必须让全社会意识到这一代的责任和承担。
2021年10月19日

中国缺电危机可能持续影响全球供应链

尽管中国政府已采取务实的短期对策(包括增加使用煤炭)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但分析人士预计这些对策不会立即结束电力短缺。
2021年10月18日

英国将把核能作为净零排放战略的核心

英国政府最早将于本周公布脱碳计划和融资模式的新细节。
2021年10月18日

实行全球碳价格势在必行

奥孔乔-伊维拉:设定一个与《巴黎协定》相符的全球碳价格将有助于实现我们共同的气候目标,并为跨境企业带来稳定和公平。
2021年10月15日

中国动力煤期货创下最大单周涨幅

分析师表示,煤价的持续上涨可能波及中国另一场正在逼近的经济危机: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短缺。
2021年10月15日

Lex专栏:丰富的氢能可能很快将会降价

氢的经济可行性正变得越来越具有说服力,变革正在到来。
2021年10月14日

国际能源署:清洁能源支出必须增加两倍才能遏制气候变化

国际能源署署长表示,除非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否则能源市场波动将继续成为风险。
2021年10月13日

欧洲电力公司联名写信反对西班牙“暴利税”

多家公用事业公司高管表示,西班牙针对电价上涨而征收的“暴利税”会破坏市场信心,破坏能源转型。
2021年10月13日

减少甲烷排放:遏止气候变化的关键

比罗尔: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上升的大约30%是由甲烷这种强效温室气体造成的。但我们有理由乐观地认为,我们可以在本10年减少甲烷排放。
2021年10月13日

面对欧洲能源危机,法国更多地押注核能

马克龙预计将宣布建设“迷你反应堆”,法国的政治和公众舆论对核能的态度已发生变化。
2021年10月12日

对冲基金抢购铀,押注于向绿色能源转型

原铀价格升至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能源危机突显出核能在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1年10月12日

中国电力危机促使工厂抢购发电机

因为电力短缺,一些省份已经下令工厂每周停工几天,走投无路的中国工厂主正越来越多地求助于柴油发电机来维持工厂运转。
2021年10月12日

气候危机也是一场健康危机

海恩斯:在各国围绕减排讨价还价之际,人们很容易忽视气候变化在日益损害人类健康,事实是,地球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2021年10月12日

大型银行拒绝停止向化石燃料新项目提供资金

距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谈判只有几周时间之际,银行拒绝承诺制定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降至零的最明确路线图。
2021年10月11日

纽蒙特CEO:气候变化将推动金矿企业合并

在分散化的黄金产业中,环保减排的成本会激起兼并浪潮。
2021年10月11日

美欧牵头的甲烷减排承诺赢得更多国家支持

甲烷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因素,目前,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等国的加入使支持减排甲烷的国家数量达到34个。
2021年10月12日

英国气候峰会负责人敦促中印沙提交新的气候目标

距格拉斯哥COP26峰会开幕仅21天之际,会议主席夏尔马叫板中国、印度和沙特,要求它们兑现承诺,在会前拿出更具雄心的正式减排目标。
2021年10月11日

中国要求煤矿提高产量以应对能源危机

为维持工厂继续运转,中国已下令煤矿企业紧急增产,而这可能破坏中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承诺。
2021年10月8日

Lex专栏:中国电力危机令政府陷入两难

电力紧缺使政府在优先事项清单上面临两难,命令煤炭企业紧急增产的措施可能不足以为耗电最多的产业缓解危机。
2021年10月8日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真锅淑郎、哈塞尔曼以及帕里西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前两位的研究首次对全球变暖做出了可靠预测,帕里西则将对气候的新认识扩展到了其他复杂的物理系统。
2021年10月6日

“绿化”还是“沙化”:中美气候外交的前景分析

刘元玲:中美气候变化合作最终成为“绿洲”还是“荒漠”,亦或二者兼而有之,都取决于中美双方当下的每一个选择是否“相向而行”。
2021年9月30日
|‹上一页‹‹4950515253545556575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