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美国国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创投致远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美国国债
关注
美国增加长期国债比重引发担忧
美国财政部近期削减短期债券发行规模,而30年期债券规模保持不变
2010年8月5日
美国本息分离债券表现抢眼
“本息分离”美国国债是今年迄今为止一项有利可图的风险投资,轻松超越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未来数月,这种债券很可能会继续升温。
2010年8月3日
该不该做空美国国债?
Portales Partners负责股本研究的董事总经理科斯:一个月前,一位知名作家兼对冲基金经理指出,“每一个人”都应卖空美国国债。但就中期而言,国债收益率倒可能出人意料地走低。
2010年3月12日
分析:中国能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吗?
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的中国政府一直强调,打算将外汇储备多元化,但许多美国官员不相信中国有这个能力。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占外汇储备总量比例似乎仍在正常范围内。
2010年3月10日
易纲:中国在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表示,对增持黄金持谨慎态度
2010年3月9日
中国是否应该减持美国国债?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丁果:有人说,中国连续减持美国国债,是对美国的惩罚。这是错误的思路,如果减持美债,是为了分散外汇投资,那无可厚非,但如果是政治考量,那就是得不偿失。
2010年2月20日
分析:中国对美国国债失去胃口?
最新TIC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数额创下纪录,日本取代中国,成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这是否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2010年2月21日
奥巴马访华:“务实外交”之旅?
华盛顿明白,美国已经不再有能力在中国面前扮演老师的角色,因为通常是轮不到债务人给债权人上课的。权力正在向东方转移,而美国必须适应这一切。
2009年11月11日
美国国会应放弃国债限额
《新美国经济》作者巴特利特:由于美国国会必须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限额,可能随时引发一场独特的美国政治危机。
2009年10月29日
短线观点:中国“不宣而战”?
中国正缓慢执行退出美元的战略,以免引发一场殃及自身的美元抛售灾难
2009年8月21日
美国本周将创纪录发售750亿美元国债
这将考验债券市场投资者的神经
2009年8月11日
美财政部拟创纪录发售750亿美元国债
同时将在2010财政年度发售更多通胀保值债券
2009年8月6日
Lex: 中国外汇储备
第二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780亿美元,储备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期内贸易顺差与外国直接投资之和仅为600亿美元左右,说明外汇储备增长是受到投机性热钱的推动。
2009年7月16日
美联储保持美元利率不变
并称经济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低落,然后才能恢复增长
2009年6月25日
金砖vs.美元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美元存在风险已成共识,但各国缺少改变现状的共同立场和可操作的方案。今天在俄罗斯举行的首次BRIC峰会,能够给地位动摇的美元“拍”上一块“金砖”?
2009年6月16日
Lex专栏:日本力挺美国国债
考虑到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美国国债持有国,与谢野馨声称对美国国债的信心“绝不会动摇”,或许是在为自己捧场。但从近期拍卖情况看,鲜有迹象表明外国需求正在枯竭。
2009年6月16日
美联储“观望”美国国债
上周五,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抵押贷款利率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虽然市场有强烈呼声要求美联储买入大量国债压低收益率,但美联储官员对此却有更审慎的考虑。
2009年6月8日
给克鲁格曼上历史课
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上周三,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逾3.73%,较5个月前跃升了81%。这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我与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之间的一场公开争论,由此尘埃落定。
2009年6月4日
盖特纳说服中国债主?
FT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吴铮:美国政府平均欠每个中国人约700美元。作为美国政府的首席帐房先生,盖特纳北京之行意在说服自己最大的债主,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2009年6月2日
短线观点:美元资产再临风险?
上周四,美国资产形势急转直下。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扬,美元下跌。投资者担心,如果美联储不断购入国债都不足以将利率保持在低位,那么提振美国住宅市场、令银行恢复健康的政策目标就危险了。
2009年5月26日
分析:中国继续买入美国国债
但有中国官员和驻北京的西方国家官员表示,中国已陷入了一个“美元陷阱”
2009年5月25日
Lex专栏:强势美元今安在?
美国如果想要享有“过度特权”,强势美元无疑符合美国利益,但随着美国预算赤字高涨,债务水平上升,这一优势面临着最重大的挑战。一旦被挥霍掉了,美元的特殊地位将一去不复返。
2009年5月25日
热门文章
1.
中美贸易战2.0对供应链的冲击
2.
习近平会见中国科技巨头,马云在列
3.
展望2025:对经济乐观的勇气来自哪里?
4.
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全球贸易体系:中国的挑战与战略选择
5.
特朗普:乌克兰挑起了战争
6.
中国收紧关键技术、矿物和工程师出境管制
7.
万斯向欧洲发出的真正警告
8.
习近平抓住“深度求索时刻”安抚民营部门
9.
美国反对G7声明称俄罗斯为侵略者
10.
在欧中国车企的“韧劲”一面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